🎧 點連結收聽 Podcasts ➡️ Apple •Spotify
人工智慧(AI)已經在各個領域中發揮作用,而 ChatGPT 作為一個 AI 語言模型,對於物理治療的幫助是什麼?AI 不能取而代之的部份有哪些呢?這次就跟康富物理治療大安所院長 歐峻邑 一起討論!
|AI:「我幫得上忙」|
✅ 加速行政流程,整合病例資料
當一位病患報到時,AI 即時整合病例資料,讓醫療人員可以更迅速地存取和評估這些資料。這不僅節省了時間,還能提昇問診效率。
✅ 自動生成病例資料
醫療人員只要輸入病症的相關內容,就可以整合過去的資訊資料系統性生成新的病例資料。除了可用於研究、教育和臨床實踐中,更能助於提供更全面和準確的醫療資訊。

|無可取代|
❌ 徒手治療、運動治療和儀器治療是物理治療的三種方法。
AI 無法夠過雙手執行徒手治療,也無法根據病患的個人狀況和主觀感受提供個性化的運動指導,以及操作儀器治療所需的專業技能。因此,目前物理治療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仍然至關重要。
❌ 主觀觀察和情緒支持:
醫療人員能夠「主動」觀察病患的表情和體態,以及同理其情緒狀態等。這個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結合醫療人員的專業有助於醫療人員作出診斷和治療決策。AI 目前無法分析情緒、同理病患感受等主動能力,自然無法給予病患情緒上的支持。
❌ 虛假資訊和專業判斷:
如果常使用 AI 工具的人應該會發現常會有「捏」出來的資訊,即使 AI 能夠系統性整理資訊,也會因為錯誤資訊而誤判。此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相對應的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所以醫療人員的專業判斷是不可或缺的。

|新發展 & 新問題|
網路發達的現在,「Google 大神治病」的問題仍然有,現在 AI 的加入後未來可能變成「GPT 治百病」的問題。(以下為 ChatGPT 自評)
❌ 資料正確性:AI 提供健康和疾病資訊,但專業性和準確性值得懷疑。因此無法替代訓練有素的醫療專家,求醫還是需優先考慮專業意見。
❌ 資訊過多難以閱讀:現在閱讀短文為主的狀況,隨著 AI 提供大量的資訊,一般人會面對閱讀和篩選資訊的壓力。
❌ 隱私和數據安全:AI 生產出來的病例資料是含有個人健康資料或敏感訊息,因此個人隱私資料的保護是非常重要。
❌ 不均衡的資訊使用:AI 可能使用「最新流行」的治療方式或特定學派的理論,進而導致其他重要醫療資訊可能被排擠忽略。

|持續關注 AI|
整體而言,AI 的發展可以提昇人類各個面相的工作效率,但是醫療人員專業的全面性評估和情緒支持仍是 AI 無法取代的部分。
至於病患自發性找資訊,歐峻邑院長認為多認識自己的身體或疾病是好的,也歡迎病患詢問不了解的部份,但是在診斷方面則是要以醫療人員的專業判斷為主。
此外,AI 是個非常厲害的工具,說可以幫助人類的發展也不為過。但是目前我們除了要注意 AI 的發展問題之外,更要關注於「使用工具的人」的目的和使用方式。
